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試儀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瀏覽次數:14發布日期:2025-07-09
在現代紡織工業中,隨著功能性面料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服裝、家居用品以及工業用布的防護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織物表面抗濕性能作為衡量面料防水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舒適性與實用性。為了科學評估這一性能,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試儀應運而生,成為紡織企業研發、質量控制和產品認證過程中的檢測設備。
一、什么是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試儀?
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試儀是一種用于測定織物抵抗水滴滲透能力的專業儀器,主要用于模擬雨水或液體接觸織物表面的情境。通過觀察水滴在織物表面的形態變化(如是否擴散、滲透或滾落),從而判斷其表面拒水效果。該設備廣泛應用于戶外運動服、帳篷、雨衣、羽絨服等防水織物的性能檢測。
二、主要用途
產品研發支持:幫助紡織工程師優化涂層工藝、整理劑配方及織物結構設計。
質量控制工具:用于生產過程中的批次抽檢,確保出廠產品質量穩定。
標準認證依據:符合AATCC 22、ISO 4920等國際標準測試方法,是出口產品檢測手段。
消費者體驗保障:提升終端用戶對產品防水性能的信任度,增強品牌競爭力。
三、工作原理
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試儀的核心測試方法為“噴淋法”或“噴霧法”。其基本流程如下:
將待測樣品固定于傾斜角度為45°的測試架上;
使用標準噴頭從一定高度向樣品表面均勻噴灑定量蒸餾水;
噴淋結束后,根據織物表面水珠狀態與吸水面積變化,對照標準評級圖進行評分(通常為1~5分或1~100分制);
分數越高,表示織物表面的抗濕性能越好。
此外,部分高級型號還配備自動計時、噴水量控制、圖像識別評分等功能,提高測試效率與數據準確性。
四、結構組成
測試平臺:可調節角度的樣品安裝支架,確保樣品處于標準測試位置。
噴淋系統:包括精密噴嘴、儲水罐和流量控制系統,確保噴水量一致。
排水收集裝置:防止測試液體外溢,保持實驗室整潔。
評分參考圖譜:附帶標準評級卡,便于人工比對或系統自動識別。
智能控制面板:用于設置參數、啟動測試并記錄結果,部分機型支持數據導出與聯網管理。
五、使用方法
樣品準備:將待測織物裁剪成規定尺寸(一般為180mm×180mm),并在標準溫濕度條件下調濕至少4小時。
安裝樣品:將其平整地固定在測試平臺上,避免褶皺或張力過大。
設定參數:根據測試標準選擇噴水量(如250ml)、噴淋時間等。
開始測試:啟動噴淋程序,噴水完成后迅速取出樣品,輕輕拍打去除表面水分。
評級分析:對照標準圖譜進行視覺評定,或由系統自動生成評級結果。
記錄與清潔:保存測試數據,并及時清理設備內部積水與殘留物,防止污染下一次測試。
六、結語
織物表面抗濕性能測試儀不僅是一臺檢測設備,更是紡織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工具。它讓每一款標榜“防水”的產品都經得起科學驗證,也讓消費者真正穿上“干爽不透水”的功能性服飾。隨著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不斷融合,未來這類測試儀將進一步提升測試效率與數據精準度,助力中國紡織業在全球市場中贏得更強話語權。
無論是戶外探險者、醫護人員,還是普通消費者,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默默工作的檢測設備,我們才能安心享受科技帶來的干爽與保護。